人,必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。同学间、同事间、夫妻间、朋友间、与上司、与远亲、与近邻、与路人,每个场合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方式都不同,除了要充分洞察现实环境之外,没有成熟人格,是很难适应这些复杂多歧、瞬息万变的环境的。 谈到人格是什么,应该讲它是先天体质结合的“气质”,后天发展的“性格”,以及“能力”等等归纳而成的,通常我们称之为“人品”。它和一个人的素质、情绪性、行动倾向、行动样式、习性、态度等都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。 被称为“人格研究界**人”的哈佛教授G·W·欧尔波特(1897-1967),运用现象学中的观察法研究人格的成熟度,并在他的《人格开态与成长》中,提出了成熟人格的六要素,作为“人格成熟的基准”。 一、自我意识(自我感觉)的扩大 人在婴儿时期,只知道爱自己,不久,自我意识扩大到母亲、朋友身上。 成人以后,不管是谁,对于自己的衣服、金钱、所有物,都有“这是我的东西”的意识,为限于这么低的层面,而能扩及到职业、家庭——甚至扩大到所属的集团、地域社会、国家的话,便可视为成熟人格的表征之一。 二、和他人的密切联系 由于自我意识的扩大,对于周围的人,也能建立亲密感及同感。 不会随便在背后说人怀话、挑人毛病、发牢骚、嫉妒、讽刺等等、尊重对方,宽容对方,不排斥对方,即使是男女之爱,除了被爱之外,也渴望爱人,而且能接受伴侣目前的状况,懂得包容对方的缺点。